25 2025-07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 正文
法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普法助力基层,守法共建和谐
来源:
日期:2025-07-25 9:15:27 来源:

为助力海南自贸港法治化建设,提升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携手组建多支三下乡队伍在暑期期间前往海口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五指山、陵水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的企业、社区和乡镇开展普法宣传和各类调研活动推动法律意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添加法治动力,以青春力量助力基层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普法进基层,民心共守护

7月1日至7月17日,由唐欣瑜和朱梦飞老师带队指导的“法润民心·你我偕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先后走进府城中学、龙桥镇挺丰村、秀英街道高新社区工地等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原创校园霸凌主题法治情景剧《不再沉默》,经一个多月的剧本设计及排练,在府城中学首演即获好评,引发现场师生热议。唐欣瑜副教授结合情景剧内容,从《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出发深入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与网络沉迷的相关法律知识专业角度剖析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的法律定性、责任承担及预防途径随后,团队将“普法情景剧+法律知识讲座”的创新形式推开,拓展丰富宣讲对象,在海南自贸港数智科创园、北冲溪社区等地针对未成年犯罪预防、家庭教育促进等内容青少年、家长等群体呈现了一堂堂“沉浸式”法治教育课

实践团指导老师唐欣瑜在府城中学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普法志愿者在高新社区演绎情景剧《不再沉默》

此外,“法润民心·你我偕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在红旗农贸市场、桂林洋农贸市场等地开展了法律集市活动,通过摆摊设点、发放普法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面对面普法等方式,结合典型案例向普通群众开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助力构建“家校社”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基层服务实践团志愿者讲解普法宣传手册

基层服务实践团志愿者讲解普法宣传手册

法治护自贸,创新共发展

6月27日至7月16日由臧昊和脱晓玉老师带队指导的“法护自贸·创领新篇”自贸港普法实践团深入秀英街道高新社区、北冲溪社区、三门坡红居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系列普法活动。团队精心编排并展演了原创普法情景剧《两瓶啤酒惹的祸》,生动再现了农村自建房过程中常见的合同规范、施工资质认定、侵权责任承担等纠纷,有效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意识和合同意识。团队指导老师臧昊副教授面向社区、农村居民及企业员工等群体,普及了《民法典》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相关知识。“普法情景剧+法律知识讲座”的形式生动新颖“剧”说法、以案释理,贴近生活,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普法志愿者在桂林社区演绎情景剧《两瓶啤酒惹的祸》

实践团指导老师臧昊副教授在北冲溪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此外,团队还在滨海新村、滨濂村文化广场与朝霞公园开展法律集市活动,通过现场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册一对一讲解等向广大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工会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自贸港普法实践团志愿者讲解普法宣传手册

自贸港普法实践团志愿者讲解普法宣传手册

调研探真貌助力双遗产

为深度挖掘双遗产申报进程中乡村的真实需求与文化价值,以专业法治视角助力传承保护,2025年6月27日至7月16日,关丹丹老师带领“黎族传统聚落生态法文化保护困境与出路研究”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海南昌江、东方、五指山、陵水等地实地调研与普法,以专业法治视角助力传承保护,聆听关于双遗产申报的心声

在昌江洪水村,团队实地走访村民,记录其想法与建议,了解船型屋的传承和保护现状,为双遗产申报积攒素材;在昌江博物馆,团队了解黎族人民生产工具及生产习惯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在不同时期变化与发展生动感受黎族人民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的文明;走进东方白查村和俄查村,团队聚焦船型屋的传承现状,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体系提供实践参考;在五指山初保村等地,聚焦黎族文化与生态融合,调研当地村民搬迁后黎族传统聚落的修缮和守护;在陵水吊罗山森林公园,团队探寻生态与文化双遗产的法治协同路径,探寻热带雨林中黎族的生态法文化。

在调研的同时,团队同步普法,结合双遗产申报法律知识,向村民通俗宣讲、发手册、解疑惑,让法治融入实践,为海南双遗产申报与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实践团队调研初保村

实践团队在村委会进行普法宣传

实践团队在吊罗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调研

探雨林之治筑协同之基

7月5日至18日,由余德厚老师带队的“雨林智护协同发展先锋队”以“探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协同治理方法”为主题前往琼中地区开展实践调研。为保障调研的专业性,团队提前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联系商请提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相关材料,并正式发函。调研期间,团队深入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调研,实地记录伯乐树、桫椤等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栖息环境特征为后期形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资政报告做数据支撑;随后,团队走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围绕生态补偿机制、特许经营准入标准等展开深度座谈;此外,团队还国家公园特许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特许经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路径队员们自主设计环境保护主题宣传,以漫画图解结合文字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践过程累计发放宣传单1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切实推动“政府-企业-社区”三方协同治理理念的落地生根。

国家公园治理研究团队合影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合影

特许经营企业管理人访谈现场

团队成员深入林中调研

此次法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以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传播法律知识,为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助力自贸港法治环境优化彰显青春担当。两部普法情景剧已先后海口市各区展演十覆盖社区、企业、乡镇、学校等多个场景,“普法情景剧+法律知识讲座”的组合形式惠及数百名群众,有效提升了普法对象的法治意识。此外,法律集市活动与课题团实践调研活动过程中,各团累计总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千余份,解答法律咨询百余人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两百余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法治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增强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更深刻领悟到法治教育的深远意义。后续,法学院海南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治理的类型化调研团队还将前往三亚市崖州区进行宅基地历史历史遗留问题调研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与法治建设协同推进。

展望未来,法学院各普法团队将持续致力于普法宣传工作,将实践足迹遍布城乡村镇各地,让法治的种子在自贸港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为自贸港法治建设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