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中共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8-04-27 16:09:50    点击率:次   来源:

    法学院党委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2018年工作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应立足服务终身教育、服务绿色崛起以及服务文化交流与传承“三大服务”的办学定位与四大工程以及“十三五”期间学校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实施学院制定的“十三五”具体规划,2018年拟以下列工作作为重点:

    一、认真学习、坚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优良党风、学风的形成

    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今年学习的重点任务。多渠道、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多种形式向师生解读、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以“喜迎党的十九大,争当有为青年”为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微电影比赛、摄影比赛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工支部可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课堂上和日常教学管理上,充分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开展法治特色的党支部活动;学生党支部建设可侧重于法治信念的养成教育,将法学专业教育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让法学院学生支部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全面提升全体师生党员的理论文化修养,进一步促进优良党风、学风的形成。

    二、以支部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基本建设。

    支部建设方面。以树立责任感为导向,不断深化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严格把关“入口”即入党流程的基础上逐渐将各个环节的教育形成系统,使党员在各个环节、发展阶段都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促进党员管理工作系统化发展;继续实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争取在涉及学院发展改革的一系列大事件中均坚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决策,以保证学院运行与管理的顺畅和高效。

    制度建设方面。完善《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法学院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三会一课”,落实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规定毕业生党员转出要向党组织报告。

    三、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大类招生培养计划

    1.修订培养目标。增加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和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法律职业工作。还应该将“融通型、开放型”也纳入到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融会、贯通、创新”能力培养及“适应、创造和发展”能力培养上,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法律职业需要。

    2.设计课程体系。在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当中,增加实践学分的比重,将每一门法学专业课程的学分分为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两个部分。

    3.设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向。主要有法学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方向)跨专业本科专业涉外人才培养、法学(法治教育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四、大力引进人才,优化学术队伍

    法学院拟定在派专人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等国内高校引进所需博士、博士后,引进一定数量的国外海归博士;对专任教师加大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凝练研究方向,提高不断提高专业职称和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科梯队的培养和优化工作;继续关心年青教师的成长,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研修、访问。2018年,我院以申报硕士点为目标,拟引进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硕士生导师、具有正高职称、环境资源法学方向的一级学术带头人或有发展潜力的博士4人以上。

    五、积极申报法学硕士点,增强学科发展综合实力。

    逐步完善申报材料,对比申报条件进行充分的论证,积极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强化环境资源法学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国内知名院校法学博士,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硕士点申报打下良好的前提基础。争取于2020年成功申报法学硕士点,为法学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促进法学院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以环境资源法学学科为特色的、在省内领先、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院。

    六、整合智库资源,提升专业科研水平

    1.开展多方合作,增进学术交流。学院计划依托海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关注前沿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教委各业务部门的交流,将“海南生态法治国际大讲坛”常态化,坚持邀请校外专家和鼓励院内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最少举办2次。同时以专栏、专题、合作研究和研讨会等方式,与海南省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开展多方合作,交流法治建设中有重大价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鼓励教师结合实务专长,通过“双向交流机制”的建立,促进“双师型”教师培育。

    2.通过推进特色科研平台建设,推动法学学科的发展。鼓励学院教工依托科研平台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大力支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立项、启动和实施工作,2018年力争有2项以上省部级课题立项,争取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省级奖励2项以上。

    3.加强与共建学校的合作,提升学院科研水平。目前,我院已先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签订共建合作或共建支援协议,2018年,我院计划将协议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具体落实。

    4.通过整合基地资源,增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充分利用基地聘请的兼职教授、法官、检察官、政府部门执法人员、律师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我院专业教师与基地组建的研究团队人员互用,实现跨学校、跨部门的创新研究,体现与司法、执法等实务部门的紧密结合,为开展海南法治建设实证研究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法治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增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教育部“加强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见,我院预计在2018年与政府机关、仲裁政法机构、行业组织、跨国企业、我省律师事务所合作,从知识产权、劳动纠纷、各项(合同)审查、法律援助等角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定期派出在校科生深入基地实习,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和参加法治理论研究和法学研究、决策咨询、立法活动、司法实践和法律援助活动等,既培养学生实务能力,又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八、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学校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带团,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院的情感的培养;加强校学生工作网站、学院微博、微信、QQ、校友群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录制主题教育微电影,贴近学生生活,使新媒体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努力发挥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效能,大力开展养成智商教育、情商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着力在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及文明礼仪培养等方面系统落实各项措施,逐步形成完整体系。

    2.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建立和规范新生管理制度,及时准确收集新生信息,对新生信息分类归档,如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学生籍贯信息、学生党员信息等;严抓并落实每一名学生返校报到情况,确保学生都能够按时、安全和顺利的返校。此外在国庆节等节假日实行离校登记和签订安全承诺书制度;清查学生校外居住情况,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校内居住,合理安排新生宿舍;结合第二课堂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危机处理预案。

    3.全力以赴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院级就业工作小组成员以及专业教师的优势,动员本专业党员干部、专业教师、班主任分工,确保毕业生与院里保持密切联系;邀请校内教师和校外学者、企业家或高级策划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组织就业指导讲座、适时进行毕业教育,早动员、早下手、早动作,尽早了解和掌握本届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状况,帮助学生稳定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大众化就业思维,建立良性的择业心态;鼓励学生毕业多渠道分流,以利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定期与毕业生座谈并做好记录与汇总,了解就业轨迹,及时帮助解决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举行创业大赛和模拟招聘会,以使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得到充分锻炼,找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建设,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加快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步伐、严密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组建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落实好民主评优工作,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